信息详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详细

阳澄湖大闸蟹离湖不离水湖养改塘养

来源:新华网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9/10/28 8:58:59
秋风起、蟹脚痒。随着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等待已久的“饕客们”又涌向了沿湖各养蟹区。可蟹市的火爆并未减轻渔民们的忧虑—近年来湖区养殖面积不断减少,“阳澄湖大闸蟹”口碑还能保持吗? 阳澄湖是苏州饮用....

秋风起、蟹脚痒。随着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等待已久的“饕客们”又涌向了沿湖各养蟹区。可蟹市的火爆并未减轻渔民们的忧虑—近年来湖区养殖面积不断减少,“阳澄湖大闸蟹”口碑还能保持吗?

阳澄湖是苏州饮用水第二水源地。为保护阳澄湖水质,现存养殖面积仅剩1.6万亩,只有最高峰时的1/10。水源保护是地方发展的“大前提”,然而,“脱离”了湖区养殖的螃蟹,还能唤作“阳澄湖大闸蟹”吗?

对此,苏州市相关部门的答复是,既要保护阳澄湖水源地,又要擦亮“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品牌,办法是扩大阳澄湖周边养殖面积,通过“小生态池塘精致养殖”,养出和阳澄湖一样品质和口感的大闸蟹。

退养还湖,围网养殖只有高峰时的1/10

阳澄湖大闸蟹围网养殖1.6万亩,年产量1300吨左右。可在阳澄湖沿湖区域,已建成养殖池塘面积7.48万亩,是湖内围网面积的四倍多,螃蟹产量以万吨计算。

池塘养殖的算不算“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渔政支队队长钟卫东说,按照《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保护办法》,阳澄湖大闸蟹必须是产自阳澄湖水域,即阳澄湖湖中的螃蟹,池塘蟹不能称阳澄湖大闸蟹。

“光这一条还不够。”昆山市水产站站长陆小平补充,阳澄湖蟹还需满足从苗种放养到成蟹养殖六个月的养殖期,把外地螃蟹拿到阳澄湖“洗个澡”是不行的;此外,还有规格上的要求:母蟹2.5两以上、公蟹3两以上,“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符合,才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然而,观点并不唯一。“不能说只在湖内养殖的才叫阳澄湖大闸蟹,广义上讲,阳澄湖及周边流域内的池塘里养殖的大闸蟹,都可称为阳澄湖大闸蟹。”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于德山说,南京高淳固城湖、常州金坛长荡湖大闸蟹都是塘养,都有原产地地理标志,“广义阳澄湖大闸蟹”理应也当得到相关部门地理标志的审核。

记者了解到,阳澄湖113平方公里的水面,分东、中、西湖三部分,湖上原来都是围网,而现在,湖面上的围网已经不足高峰时的10%。去年12月底,阳澄西湖上的所有围网也被一举撤除。

随着阳澄湖养殖面积逐年递减,不仅“原产”的湖蟹面临生存危机,渔民的养殖成本也水涨船高。“合作社水面原来很便宜,现在租金每年都在涨,越来越贵。”阳澄湖边唯亭农业合作社成员、渔民黄宗男说。黄宗男从1999年起开始在阳澄湖养大闸蟹,最多的时候,仅一个人就养了80亩水面。“经过两次围网养殖整改,现在围网养蟹30亩。”黄宗男告诉记者,若以养殖20亩水面计,过去年租金3万元,现在涨到6万元,租金翻倍正因为围网养殖水面越来越少。

水产部门和渔民们也在发愁——现存1.6万亩围网养殖能否保住?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处姚洪涛处长介绍说,阳澄湖大闸蟹围网养殖2021年合同全部到期,“如果1.6万亩全部拆除,阳澄湖大闸蟹的牌子可能保不住,但如果环保压力大,养殖产生污染,该拆还得拆。”

保护水质,阳澄湖成为苏州第二水源地

养殖户养蟹面积不断减少,根本原因是阳澄湖功能的转变:从养殖水面变身水源保护地。

在阳澄中湖东岸,记者看到阳澄湖苏州工业园区2016年7月立起的“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标示牌。

按照2012年出台的《苏州沿阳澄湖地区控制规划》,阳澄湖规划为昆山及苏州市区永久性水源地,沿岸三百米纵深地区禁止开发。苏州市规划部门介绍,阳澄湖规划总面积达22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07平方公里,规划湿地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沿岸相关三百米纵深地区作为永久性水源地保护。

从2013年至2018年,苏州市先后实施了两轮“阳澄湖生态优化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初,苏州市出台《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实施方案》,三年投资近45亿元人民币,保障饮用水安全。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苏州加大了对阳澄湖生态保护的力度,当年底,湖区围网养殖面积便从3.2万亩滑落到1.6万亩。“其实自2000年后,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就一直在减少。”钟卫东回忆道,上世纪,湖中围网养殖的面积曾超过14.2万亩。

“养殖面积减少,但退养还湖,对水质改善的作用是明显的。”省环境监测中心水质部部长张甦说,2007年时,阳澄湖4个水质断面监测数据中,氨氮浓度还有0.83毫克/升,总磷浓度也尚为0.071毫克/升,但到2016年,氨氮浓度和总磷浓度则分别降到0.08毫克/升和0.063毫克/升。

就在环境指标提升的同时,作为原产地保护的阳澄湖大闸蟹,开始面临“身份认同危机”。“也正因此,我们必须打响‘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保卫战。既要保护水源,又要养好大闸蟹。”于德山说。

“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先跳出“阳澄湖”,扩大周边养殖范围。

为“抢救性保护”阳澄湖大闸蟹,包括昆山市农业农村局、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在内的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目前都在推广“广义阳澄湖大闸蟹”的概念。为扩大原产地保护范围,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正向当地市政府提起有关申请。钟卫东也介绍,昆山今年启动了岸上养殖池塘,刚申请了原产地保护。

生态精养,“塘蟹”品质口感不亚于“湖蟹”

为保护“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沿湖各市(区)纷纷“开疆拓土”,扩大池塘养殖面积。

相城区农业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阳澄西湖围网拆除后,2019年初,阳澄湖镇集体资产交易中心召开养殖池塘招标会,对陆巷村、十图村2900多亩的234块养殖池塘进行集中招标,采用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对大闸蟹养殖池塘实施了高标准改造。

在昆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曾高达5万多亩,虽然如今湖区养殖面积仅剩2000多亩,但却另辟蹊径建成了3万亩现代渔业园区。基于此,当地今年还开始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巴城牌”农产品。“巴城3000户养殖户养了3万亩螃蟹,带动3万—6万人就业,一产带三产,带来外地饕餮吃货300万人,产值30亿元以上,稳定的就业,让百姓幸福生活有了承载。”于德山说,如今,园区就是个大湿地,3万亩现代化渔业园区,生态、生活、生产功能完备,区域水质稳定。

跳出了“阳澄湖”、告别了湖区养殖,阳澄湖大闸蟹还能“名副其实”吗?“阳澄湖蟹是国蟹,品牌是历史的沉淀,要保住阳澄湖原产地。”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看来,小生态池塘养殖可以通过种植水草、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措施,人为控制水域生态质量,更容易建立标准。

于德山告诉记者,阳澄湖水系是弱碱性,pH值常年在7.5到8.0,养出的螃蟹味道有点甜,价格比市场同规格蟹高出一倍以上。同一水系下,如今昆山阳澄湖3万亩现代渔业园区建成了大湿地,“湖区围网养殖反倒没有园区池塘管理精细。”

园区中,蟹塘拥有45%的水草底层覆盖率,与湖区生态一样,而一旦水草腐烂,却更易于打捞和管理。产业模式上,园区按“863”模式精养,减少养殖密度,减少螃蟹喂养投放量,每亩投放量从1000只蟹苗,减少到投放800只,回捕成蟹600只,亩产值3万元,现在已经开始批量上市,不仅大闸蟹品种个头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而且由于投饵量少了,对环保影响下降了。

“园区的设计思路就是冲着生态湿地标准建的,养出‘巴城牌大闸蟹’与湖蟹差距不大,被称为‘五好大闸蟹’。”于德山说,这“五好”,一是水好,监测显示好过阳澄湖区;二是设施好,3万亩池塘投入10个亿,渔民称这是“住别墅的大闸蟹”,园区的品牌、营销、管控,水质监控与环保同步监控,用全覆盖的微孔增氧设施;三是安全好,投入药物纳入信息化系统,鱼药谁用的,用在哪个池塘,一旦超量,信息发出指令,技术员就会上门指导;四是信用好,园区信用体系建设做到防伪扣上,从哪个池塘出生,谁养的,用过什么药,有没有合同,甚至连养殖户有没有交租金,都一清二楚,消费者也吃得明明白白;五是“巴城牌大闸蟹”也是有文化、有传承的大闸蟹,大禹治水时代阳澄湖的治水官巴解,就是鲁迅说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阳澄湖大闸蟹离湖不离水,它们“洗脚上岸”,到更好的阳澄湖水系生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转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朝留得一湖好水,随着大湖河流等整个生态的好转必定能留住阳澄湖大闸蟹的绝世美味。(丁蔚文)

新闻分类
联系我们
  • 地 址:上海市真光路1475弄3号
  • 电 话:
  • 手 机:
  • 邮 箱: